Motion Graphic真的不簡單|logo動畫拆解

任何一次創作,都會來自當初的一個insight(啟發)

而我這次創作的insight就是這個教學
透過改變path,快速創造出簡單的變型動畫
city-morph-shape
顏色是有點刺眼⋯⋯不過重點是變形,是變形
在學到這個方法之後,我超開心的
因為我覺得
只是利用好這個變形動畫,就已經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作品
然後會長我就在思考,要做什麼作品
首先想到的就是Late Studio了
我可以先用Late Studio的logo來玩一玩

開始動畫製作

我首先需要確認:
「剛剛學到的shape變型,是否能運用到late studio的logo上?」

果然,剛來就卡關了⋯⋯

不過只是一些技術問題,很快就google到解決辦法了
大致上就是:
一定要shape layer,才可以自由更改path
所以比起直接用一個圓形的圖形layer,我們要用一個有著圓形形狀的shape layer

(畫圓形的時候,按著Alt鍵,就能夠創造出shape layer)

ellispse
普通圓形的path是不能自由修改的
shape-layer
只有shape layer的path才能夠做變形

解決技術問題後

試著把late studio的「late」,變成4個圓形,測試效果

latestudio motion graphic step 1

很好,至少確認了

「從logo變形成圓形shape」這個核心是能成立的
接下來
就是要去安排整段的動畫
以及改善動畫的質量⋯⋯

動畫設計

說到logo動畫,一般都是在電影的開頭會看到
「logo動畫」+「電影開頭」

我腦海裡想到一個畫面⋯⋯

沒錯就是:彈彈球!

於是杜比音效就幫我找到了靈感,感謝杜比www
我使用motion3這個插件,能快速幫我做到彈跳球的效果
(插件貴貴的,不過不心痛,因為這是對未來的投資~)
latestudio motion graphic step2

動畫中的視線引導

常常說動畫師需要安排畫面的注意點
引導觀眾的視覺,這樣動畫才會更有趣
late studio motion graphic step 3
我的思路是這樣:
第一注意放在最左邊的「l」
所以把它安排在第一個出現
而且動作特別誇張
第二注意點是右邊「ate」這三個字
第三注意點則又回到左邊的「l」
它在最後回彈的時候,會重新吸引觀眾的目光
這樣觀眾的視線就會被「左→右→左」的引導
現在發現
ae自動生成出來的變形很糟糕,不怎麼好看
late studio animation

大家仔細看的話,在圓形與字變形的過程,會出現不雅觀的爛形狀

我們把這些爛型俗稱為「Artifact」(不好看的錯誤現象)
會出現這種Artifact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ae在生成inbetween(中間幀)的時候
不會考慮形體的整體變化,而是把當前的path強行變成另一條path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在兩個keyframe的中間
手動設置了一個inbetween
bad morph
修改前
good morph
修改後
(無非就是把原來的字母複製一次,然後縮小XD)

logo動畫的其他部分

接下來做下面「studio」的部分
沒想到很好的點子,所以就簡單做了縮放的動畫
late studio
兩個小技巧,分別是:
「回彈」「錯開時間點」

這兩步可以增加動畫的可看性,讓動畫不會無聊

有人好奇
late左邊的那三粒點是怎麼做的
怎麼可以讓一個球撞到地面,然後分裂成3個小球?

但其實十分簡單⋯⋯

late logo dots breakdown
事實上它們從一開始,就已經是三個分開的球
利用重疊,讓大家以為是一個物件

細節修改

到這裡,logo animation已經完成了9成
眼尖的同學或許已經發現
這個版本與上面展示的最終版本有小小差別
late studio motion graphic modify
雖然會長我自己也覺得滿意⋯⋯
但細心請教過我的專業朋友後,果然得到了修改意見
首先就是動作要有slow out(結尾時,移動由快到慢)
主要是「t」和「e」這兩個字母
回想起當時製作途中,會長我看到整體效果已經不錯
所以就偷懶沒做「t」和「e」的slow out XD
當時是覺得:即使做了,也未必有人看得出吧~

結果現實是當頭棒喝(哈哈

我朋友看完之後,直接說出:
哪裡哪裡需要slow out
哪裡哪裡可以做得更加自然
之類的⋯⋯

修改之後,發覺效果的確有好起來

late studio motion graphic modify
修改前
final black white animation
修改後
而且在修改過程中,我自己也有了新的修改想法
之前一直想幫「l」做出有點「伸懶腰」的感覺
像是「伸到不能再伸長,達到極限了,然後才彈回去成為字母」
修改前的版本,「l」比較沒有那種「達到極限」的感覺
而修改後的版本,會長我嘗試幫「l」增加小量震動,加了y軸的scale wiggle
想不到吧
wiggle其實可以作為effect存在的
這樣更加可以自由設置keyframe,隨時間調整幅度
你甚至可以讓他只在某段時間內wiggle
wiggle effect
無需輸入任何expression

色彩嘗試

在製作途中,會長我有嘗試不同的顏色配搭⋯⋯

final blue pink animation
final yellow black
final whiteblue red
⋯⋯
最後⋯⋯
會長我決定都是用黑白版本好了 XD
不是這些顏色不好⋯⋯
只是,顏色這些就留給以後去思考吧~
現在這階段,黑白色就好(嘻嘻